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通過A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 手機掃描QR Code,可取得此頁連結。

戒嚴時期受難者紀念公園

簡介
1950年代在台灣歷史上留下一道鮮明的傷痕。在這個史稱「白色恐怖時期」的五年間,遷台不久的國民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對共產黨員及其同情者進行全面檢肅。在當時國際冷戰與國共內戰的大環境下,人性受到扭曲,程序正義不受重視,以致社會上風聲鶴唳、人人自危,特別是不少理想色彩濃厚的年輕知識份子,在「肅清匪諜」的行動中,未經正當審判程序或未有充分證據,即被處決,造成許多家庭暗夜飲泣,整個社會噤若寒蟬。往後四十年間,臺灣經濟快速成長,教育全面普及,自由民主的思潮成為社會主流,這段埋冤九泉的歷史記憶逐漸破土而出。

為了撫平受難者家屬傷痛及平反這段歷史,中央政府在民國87年制定了「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也成立了基金會推動相關工作。臺北市政府乃配合將當初埋藏受難者遺骸的這塊墓區重建為紀念公園,自民國85年開始規劃並彙整受難者家屬意見後,88年編列預算,91年興建完成。我們希望透過對這些逝去靈魂的悼念,使家屬達半個世紀的傷痛,得以紓解。我們更希望:在這塊我們深愛的土地上,人性不再扭曲,恐怖不再肆虐,自由得到尊重,人權永獲保障。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市文化資產


位置 
行政區域:臺北市信義區
園區地點:崇德街
園區類型:紀念公園、靈骨塔、墓區
基地面積:約2,800平方公尺

管理單位:臺北市殯葬管理處
A.紀念公園犁和段1小段261、262、270地號
B.第1墓區犁和段1小段263地號
C.第2墓區犁和段1小段265地號
D.第3墓區吳興段2小段635、637地號
民主牆
民主牆
紀念碑文
紀念碑文
歷史年輪
歷史年輪
指示牌面一(戒嚴時期受難者紀念公園)
指示牌面一
指示牌面二(台北市示範公墓)
指示牌面二
紀念公園一側
紀念公園一側
第一墓區入口石碑
第一墓區入口石碑
第一墓區現況
第一墓區現況
第二墓區入口石碑
第二墓區入口石碑
第二墓區現況
第二墓區現況
第三墓區入口石碑
第三墓區入口石碑
第三墓區現況
第三墓區現況
紀念公園內靈骨塔
紀念公園內靈骨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