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呼籲修訂殯儀館回饋金發放範圍,北市殯葬處:將持續溝通並蒐集意見
因第一殯儀館(下稱一殯)拆除後,本市治喪量能轉移至懷愛館,有議員建議檢討殯儀館回饋金發放範圍。北市殯葬處表示,雖於民俗旺日,懷愛館在地交通確有影響,惟殯儀館回饋金發放範圍調整,囿於地方意見不一,殯葬處將持續蒐集整合各方意見後,再行研議。 日前(2/25)有議員在市長與議員座談會提出,一殯拆除後,原有治喪量能移轉至懷愛館,對當地交通與居民生活影響加劇,殯儀館回饋金應為更公平發放,請市府重新檢討。 殯葬處表示,有關一殯拆除對懷愛館周邊地區影響,經過近半年觀察,於民俗旺日時,確有因治喪或公祭車輛湧入,致辛亥路3段有交通阻塞情況,殯葬處也加派義交人力、規畫調撥車道、設置停車場接駁專線及協請派出所支援等方式,舒緩辛亥路3段交通。另其他環境影響,隨著治喪方式轉向節葬減葬,過去出殯車隊和樂隊等對環境的嚴重干擾情形已大幅減少。 至於目前殯儀館回饋金發放範圍,「臺北市立殯儀館回饋地方自治條例」於93年訂定時,明定懷愛館所在大安區,鄰近文山區興昌、興泰及興旺等3里為發放範圍;97年修法時,經過市議會廣泛討論,決議將信義區黎忠、黎平及黎安等3里納入發放範圍。由此可知,目前殯儀館回饋金發放範圍均係經過各方審慎研議後的結果。 至於重新檢討發放範圍一節,自108年以來陸續皆有里長或是議員建議,殯葬處亦曾於109年發布修正草案,但因接獲諸多不同意見,該次修正草案未能成法。總言之,雖然一殯拆除對懷愛館周邊確造成一定交通影響,但由於地方意見不一致,殯葬處將持續溝通蒐集並整合各方意見後,再進行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