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認識新朋友-丹頂鶴

  • 發布機關:臺北市立動物園

9月28日「Kika」抵臺已兩週,食慾極佳,昨日的食物除了鶴料外,其餘全數吃光,且較不怕人,進入餵食與清掃時,「Kika」直接於管理員身旁啄食,精神食慾均佳;反而「Big」較不肯接近人,但已較剛進入檢疫舍時穩定,在進入餵食時,不會引起太大騷動。
丹頂鶴「Big」和「Kika」需經過檢疫,因此抵達臺北市立動物園後,不能立刻和大家見面,讓我們先認識丹頂鶴的生態習性,等正式和大家見面時就能像與好朋友見面般欣賞牠、尊重牠、愛護牠。
丹頂鶴也叫白鶴、仙鶴、日本鶴,在北海道又叫「濕原之神」,高度約150公分,體重約7-10公斤,身體雪白,只有次級飛羽內側和三級飛羽是黑色,翅膀收起來時覆蓋在短而白色的尾羽上,所以常被誤認為尾羽是黑色。丹頂鶴的前額是黑色,頭頂皮膚裸露呈鮮紅色,似肉冠狀,所以頭頂紅色的部分是沒有羽毛的。
丹頂鶴原棲息於東北亞、俄羅斯東南部、中國東北部、日本北海道釧路地區。中國的族群在冬季時會遷移越冬,而棲息在日本釧路溼地的族群,即使是冬天也會停留在平常覓食的地方,沒有遷移過冬的行為。
國畫中可見丹頂鶴站在松樹上,丹頂鶴每隻腳有四隻腳爪,3只向前, 1只向後,實際上因為丹頂鶴的後腳趾短,和前三趾不在同一水平上,所以腳沒有抓握能力,不能站在樹枝上,只能在地面行走。
由於環境的破壞及獵捕的壓力,丹頂鶴在野外棲地分布零散且族群數量稀少,日本在1952年指定分布在釧路村、標茶町、鶴居村、阿寒町的丹頂鶴為「特別天然紀念物」;1967年更將所有的丹頂鶴(不限地域)列入為「特別天然紀念物」。丹頂鶴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列為瀕危物種、也是華盛頓公約 (CITES)附錄一的物種。即使現今各國逐漸重視對丹頂鶴之保育,但其棲息地或周圍區域的人類活動及開發壓力仍存在,因此在進行丹頂鶴於原棲地保育的同時,也要同步進行丹頂鶴的移地域外保育工作,圈養的域外族群需要分散管理,避免集中單一國家或機構,若遇天然災害或疫病侵襲而損及全體族群的風險,這次「Big」和「Kika」到臺北市立動物園圈養就是域外保育衛星族群的奠基個體。
丹頂鶴小檔案
學名:Grus japonensis
英名: Red-crowned Crane
分類:鳥綱 鶴形目 鶴科
分布:俄羅斯東南部、中國東北部、北韓、南韓、日本北海道釧路地區
棲地:沼澤區及寬闊草生地
食性:雜食,以昆蟲、水生無脊椎、魚、兩生類及囓齒類為食物,也會吃蘆葦、草及其他植物